Abstract
二次世界大战后,新加坡脱离殖民化统治,为了打造以新加坡为中心的身份认同,掌权者打压传播中国为中心世界观的华文学校。当局的政策引发华人的反抗。因为华人的压力,执政者被迫承认华校地位,把它们吸纳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。为了确保华校被收编后不再传播不利于建国的意识形态,当局致力把华文学校课程转变为以新加坡为中心。然而掌权者的课程改革并不成功。因为他们无法切断外在教育行动者的影响,再加上本土知识传统薄弱,要打造一套真正的以新加坡为中心的课程实在困难重重。本文的历史个案显示,在运用霸权理论分析教育政策时,应该把对学校的组织吸纳及课程改造作概念上的区分;通过新加坡的历史案例,本文提出一个有助华校比较研究的霸权理论架构。
Publisher
World Scientific Pub Co Pte Lt
Cited by
9 articles.
订阅此论文施引文献
订阅此论文施引文献,注册后可以免费订阅5篇论文的施引文献,订阅后可以查看论文全部施引文献